项目名称:高寒地区沼泽地养鱼技术
成果单位: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
检索用关键词:高寒地区沼泽地养鱼技术
专利状况:-
专利申请号:-
应用行业:I,
技术领域:-
技术产品用途介绍
本技术在池塘建造和放养结构两方面,对传统养鱼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。首先是创造大坡降池底。通过对比研究,采用本专利技术建造的池塘,在鱼类生长期内,15℃以上的水温日数较采用传统方法建造的池塘平均增加17.3天,每天时数增加1.12小时;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,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加8.52倍,底栖动物生物量增加6.37倍,在相同的管理水平下,饵料系数降低了35%;水体的pH值平均提高了1.5-2.5,达到7.5-8.5的适宜范围;水体溶解氧含量平均提高9.3%-27.1%,建池土方量减少了70%-80%。池塘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,促进了鱼类生长,再采用合理的放养结构,可使鱼产量达到2796.0-3569.4千克/公顷,较管理水平相同的传统池塘提高21.4%-38.7%。
其次是放养结构。在沼泽区传统的放养方法中,鲤鱼的放养量均在90%以上(重量比例)。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减少鲤鱼的放养量,并将其控制在最佳比例,同时增加滤食性鱼类、杂食性鱼类、草食性鱼类及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,经过试验,不断调整和优化种群结构,形成滤食性鱼类、杂食性鱼类、草食性鱼类及肉食性鱼类互利共生、比例适当、协调发展的高效放养方法。
产品性能:本技术属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技术,可广泛应用于沼泽地水产养殖开发,尤其适用于高寒地区酸性沼泽地池塘养鱼。
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:采用该放养方法,商品鱼的净产量达2510.4-3207.6千克/公顷,其中,杂食性鱼类、滤食性鱼类、草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所占的比例,分别在50%-55%、15%-20%、20%-25%、及10%-15%左右;其养殖成本平均下降了30%-35%,经济效益增加40%-50%,鱼类总产量增加20%-30%。
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,地处北纬46